根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(2021-2025年)》文件精神,结合柳北区信访工作实际,2024年我区积极部署,按照全面推开信访工作法治化,推进预防、受理、办理、监督追责、维护秩序等“五个法治化”的总要求,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方面勇于探索实践,将更多精力放到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来,为推动我区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2024年工作情况
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,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中,我区在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方面的主要措施有:
(一)领导高度重视,亲自谋划部署
柳北区委、区政府领导多次在区委常委会、政府常务会上组织学习中央、自治区、柳州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;扎实推进进京赴邕信访突出问题整治,对重点信访案件,特别是中央、自治区和柳州市交办的信访积案,处级包案领导组织逐个研究化解措施、化解路径、化解方案,推动形成条块结合、齐抓共管、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。区委书记、区长带头践行“浦江经验”,直奔基层、直面群众、直击矛盾、直接解决问题;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,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接访下访,化解矛盾纠纷。柳北区共组织开展大接访活动12次,共接待来访群众198批,及时就地回应群众诉求,将矛盾化解在当地。
(二)切实执行信访工作法治化“路线图”,规范信访案件受理办理流程。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,在办信工作中有效区分信访途径与其他法定途径,规范转送交办督办信访事项,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,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。强化重点信访问题督导,纠治责任部门信访案件受理办理不规范现象,对国家信访局督办6件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案件化解通过审核率达100%,其中实体化解1件。
(三)探索“调解先行”工作思路,将矛盾化解在基层。柳北区不断探索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方式方法,总结出“预防在早,调解先行”的工作思路,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取得阶段性成效。在柳北区信访联席办协调下,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,成功调解7件信访事项,让“家门口”成为群众诉求“终点站”。
(四)构建多元社会力量化解信访矛盾格局。在《柳北区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制度》(柳北信〔2018〕7号)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律师值班接访工作,城区每周派驻资深律师值班参与接待来访群众,解决部分群众“信访不信法”的困局,引导群众通过法定途径依法维权,打造“诉访分离+访调对接+多元化解”平台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
二、存在问题
虽然我局积极推进信访体制机制改革工作,我区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,但仍存在着薄弱:
(一)“信访不信法”的观念依然存在。信访不信司法权威,只信党政机关权威,不相信司法救济程序,只信任信访救济途径;“信上不信下”,群众信的是找到有权人,用不受法定程序限制的非常手段一次性解决问题;“信闹不信理”,信访人以闹的方式,在公共场所聚焦,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滞留,在领导开会场所堵截等,以破坏社会稳定,施加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的方式,达到解决诉求目的。
(二)责任部门信访业务规范性有待提高。
目前我区责任部门按期办结率虽为100%,但个别责任部门文书格式不规范,且存在漏传告知书、答复意见书、送达回证等情况,经柳北区信访局多次督促纠正,但由于业务培训欠缺,受理办理规范化有待提升。
(三)诉访分离机制不通畅。由于部分群众的诉求明显超出政策规定范围,或是因为证据缺失、政策变更等历史遗留问题,部分维权群众在通过诉讼途径维权时受阻。加之一些群众从主观上对执法和司法机关不信任以及 “打官司”成本较高,导致大量涉法涉诉案件涌入信访部门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(一)进一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。积极受理、办理群众信访事项,及时、准确回应群众诉求,在人民满意上下功夫。强化信访工作责任体系,打造信访部门与责任部门积极联动、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;推广使用信访工作法治化“路线图”和工作指南;坚持常态化抓好初件办理,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,严格落实“三到位一处理”;围绕权责明、底数清、依法办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的目标,推动信访工作规范运行。
(二)注重信访问题源头治理。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,协调区机关各部门、镇、街道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和深度,加强综合分析和形势研判;大力弘扬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作风,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;健全信访工作责任体系,调解先行,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产生、推动政策性成批解决信访诉求。
(三)依法维护信访秩序。将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和信访问题分开,对违法信访行为,坚决予以打击,树立法律权威。对非正常上访、异常上访、以及组织、串联群众聚集上访的挑头人员,遵循“维护秩序法治化”要求,按照《关于公安机关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》等有关法律法规,分类进行打击,形成“违法必究”的鲜明导向。
柳北区信访局
2024年12月27日
根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(2021-2025年)》文件精神,结合柳北区信访工作实际,2024年我区积极部署,按照全面推开信访工作法治化,推进预防、受理、办理、监督追责、维护秩序等“五个法治化”的总要求,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方面勇于探索实践,将更多精力放到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来,为推动我区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2024年工作情况
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,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中,我区在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方面的主要措施有:
(一)领导高度重视,亲自谋划部署
柳北区委、区政府领导多次在区委常委会、政府常务会上组织学习中央、自治区、柳州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;扎实推进进京赴邕信访突出问题整治,对重点信访案件,特别是中央、自治区和柳州市交办的信访积案,处级包案领导组织逐个研究化解措施、化解路径、化解方案,推动形成条块结合、齐抓共管、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。区委书记、区长带头践行“浦江经验”,直奔基层、直面群众、直击矛盾、直接解决问题;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,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接访下访,化解矛盾纠纷。柳北区共组织开展大接访活动12次,共接待来访群众198批,及时就地回应群众诉求,将矛盾化解在当地。
(二)切实执行信访工作法治化“路线图”,规范信访案件受理办理流程。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,在办信工作中有效区分信访途径与其他法定途径,规范转送交办督办信访事项,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,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。强化重点信访问题督导,纠治责任部门信访案件受理办理不规范现象,对国家信访局督办6件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案件化解通过审核率达100%,其中实体化解1件。
(三)探索“调解先行”工作思路,将矛盾化解在基层。柳北区不断探索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方式方法,总结出“预防在早,调解先行”的工作思路,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取得阶段性成效。在柳北区信访联席办协调下,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,成功调解7件信访事项,让“家门口”成为群众诉求“终点站”。
(四)构建多元社会力量化解信访矛盾格局。在《柳北区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制度》(柳北信〔2018〕7号)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律师值班接访工作,城区每周派驻资深律师值班参与接待来访群众,解决部分群众“信访不信法”的困局,引导群众通过法定途径依法维权,打造“诉访分离+访调对接+多元化解”平台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
二、存在问题
虽然我局积极推进信访体制机制改革工作,我区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,但仍存在着薄弱:
(一)“信访不信法”的观念依然存在。信访不信司法权威,只信党政机关权威,不相信司法救济程序,只信任信访救济途径;“信上不信下”,群众信的是找到有权人,用不受法定程序限制的非常手段一次性解决问题;“信闹不信理”,信访人以闹的方式,在公共场所聚焦,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滞留,在领导开会场所堵截等,以破坏社会稳定,施加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的方式,达到解决诉求目的。
(二)责任部门信访业务规范性有待提高。
目前我区责任部门按期办结率虽为100%,但个别责任部门文书格式不规范,且存在漏传告知书、答复意见书、送达回证等情况,经柳北区信访局多次督促纠正,但由于业务培训欠缺,受理办理规范化有待提升。
(三)诉访分离机制不通畅。由于部分群众的诉求明显超出政策规定范围,或是因为证据缺失、政策变更等历史遗留问题,部分维权群众在通过诉讼途径维权时受阻。加之一些群众从主观上对执法和司法机关不信任以及 “打官司”成本较高,导致大量涉法涉诉案件涌入信访部门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(一)进一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。积极受理、办理群众信访事项,及时、准确回应群众诉求,在人民满意上下功夫。强化信访工作责任体系,打造信访部门与责任部门积极联动、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;推广使用信访工作法治化“路线图”和工作指南;坚持常态化抓好初件办理,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,严格落实“三到位一处理”;围绕权责明、底数清、依法办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的目标,推动信访工作规范运行。
(二)注重信访问题源头治理。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,协调区机关各部门、镇、街道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和深度,加强综合分析和形势研判;大力弘扬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作风,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;健全信访工作责任体系,调解先行,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产生、推动政策性成批解决信访诉求。
(三)依法维护信访秩序。将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和信访问题分开,对违法信访行为,坚决予以打击,树立法律权威。对非正常上访、异常上访、以及组织、串联群众聚集上访的挑头人员,遵循“维护秩序法治化”要求,按照《关于公安机关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》等有关法律法规,分类进行打击,形成“违法必究”的鲜明导向。
柳北区信访局
2024年12月27日